上古全真諮詢網

智性之道 5


「心能納萬物」〜

一念三千大千世界,心能容萬物,虛空遍十方,所以我們要學習展開心胸,任雲朵舒捲,任百鳥飛翔,包容一切自能無礙。

心性上的功夫有了,還要接續往內返歸清淨覺性,不再受到身心的念頭與情緒的左右,以明智覺知的靈性來主導,對內對外才有可能安然自如!

〜布袋和尚偈: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這裡的布袋是指「心」,觀自在的自在是指本來面目。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4


「放不下是苦」!

心要靜,要先學放下!

不要成天揹著包袱,行住坐臥都在想事情,都在傷腦筋,連作夢也抱著包袱,為名為利而忙,如果懂得將煩惱放在一邊,身心自然安樂自在!

〜布袋和尚偈: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這裡的布袋指的是我們的「名利煩惱」。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3


「天然之理為何乎」?

若人能夠修持靈性善法,必當自然歸順「真如之路」,此是天然之理,何須疑乎!
道法自然,無有生滅〜

生滅、分別、對立、衝突來自人心之所為,如果自己還有人我對立的心,
就永遠沒有辦法見到真心〜也就無法達到無我!

唯有「返妄歸真」,才能永無輪轉,不再墮入生死洪流,因為,這才是生命的實相〜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毛毛蟲在回家的路上 60

  如何才能明心見性? 修道不是在佛堂修道,不是在人前辦道,而是在獨處的時候,在面對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那才是修道。 那麼,要怎樣才能明心見性?答案很簡單,只要身體力行去修即可。肉體的辛苦比不上靈性的辛苦,若靈性愉快,就可把肉體的辛苦抵銷掉,修道要讓靈性天天保持快樂,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