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靈性後有能屈能伸的「彈性」〜
靈性提起的第六個特質是「質疑」,他不會採納一種哲學,或是盲目遵循一個偉大的老師,或是追求一條迷人的道路,這種質疑就是佛陀所說的「擇法」,也就是對真理的探究,一種尋求真相的意願,沒有仿效,也不是盲目追隨別人的靈性學習知識,頭腦僵硬地走著別人的道路,更不會一味地執著他人學習而來的智慧依樣去畫葫蘆,它是有彈性的、可以變通的;在靈性修持中,肉體可以看見靈性自主的感覺,是由衷的體認,然後於覺醒後學習讓肉體看見真理、驗證真理,能區分有益與無益的事,不會被外相所蒙騙,不會被輿論所影響,能明辨真實與虛假,能一直睜開願意學習的雙眼,帶著開放的態度,持續不斷一直學習,並清楚明白這條道路必須往無心的方向前進,直到蓋棺論定為止。
第七,靈性的提起需要「彈性」,也就是能屈能伸,靈性使我們像竹子一樣,可以在風中擺動,以我們真實的心與正確的認知識別來回應世界,尊重周遭不斷變化的環境,有雅量接受不同的意見,有心量容得下他人的缺失,在汙濁的惡世裡依舊保持清淨,不僅不受染污而且維持住中道原則。靈性會教導肉體學會留在當下和放下、捨下的偉大藝術,使肉體瞭解靈性生活不是採納某種特定的哲學、整套信仰教條或教法,而是一種真心的自在,彈性能為靈性修行注入暖流,「彈性之道就是有著喜悅和寧靜」。
第八,靈性的提起需要「擁抱對立面」,這種能力可以讓心容納生命的矛盾,瞭解身邊的人事物都是有好有壞,瞭解每一面都包含了對立面:有愛,也有憤怒;有慷慨,也有恐懼。靈性的修持讓肉體不再尋找完美的父母、完美的上師,也不再嘗試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對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會再區分受害者與施虐者,肉體更能與孤獨和矛盾自在相處,欣賞生活的模糊之處,包括其中的諸多層面和內在衝突,並以寬宏的心面對其中的美麗與醜陋。此時,肉體就能學會接受修行中的對立面,像是我們需要老師,但也要為自己的修行負責;肉體可以融入成為靈性的一部分,以輕鬆的態度擁抱靈性,與之完全和平相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