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問:修道者該如何於初發心時奠定正確的觀念,具足正知正見?
今生得人身,有緣接觸到修道,猶如海龜於大海中,看到浮木有一空洞,牠的頭從水中伸進木頭的空洞並探出頭於海面上,機率很少且非常不容易,人生總是載載浮浮,尋尋覓覓,不是每個人都有好的因緣可以進入修道的門內,有些有好的機緣,可惜錯失及遲疑,期望家庭、事業、兒女、身體一切順遂,才要開始修道,似乎在討價還價,殊不知機緣稍縱即逝,錯過了,不知要等多久呢!有些修道之路較坎坷者,容易碰到邪門歪教,心術不正的主事者,一旦沒有能力判斷而信了他,那麼修道的正確觀念馬上就被誤倒,無法確立正知正見,路就一直偏下去了,非常可憐,即使渾渾噩噩轉個幾年,有幸碰到善知識來誘導,也很難回歸到修道正念上,尤其我執重,心無法歸零,不能重新接受正確的觀念,非常可惜。因此需要審慎地看待修道之路,是非常危險且充滿誘惑的,一旦不慎挺而走險,危機四伏啊!
因此佛陀常告誡弟子勿忘初發心,如何使真正初使啟發那顆願修道的心,能夠維持恆常的溫度,建立正知正見,持續下去而不是只有三分鐘熱度,那麼絕對要奠定良好的正知正見,唯有不動不搖,有堅定的信心,修道才能一直持續下去,而且是終老一生,越學越深,而非只有十年、二十年而已。
第十二問:如何選擇正確且有助於修道的道場?如何擇檢善知識?
建立正知正見,對修道者來說非常重要,首重於道場的選擇及善知識的依止,好的修道場所不是以外相來衡量,它不必富麗堂皇,不必人潮洶湧,不必政商名流,不搏社會版面,不需參與政治鬥爭,它可能矮小簡陋,可能窮鄉僻壤,可能人煙稀少,也可能再平凡不過,這些都不必在意,重要的要清淨而不雜,幽靜有門道,主事者有修有為,可以教你如何釣魚,而非只給釣竿,可以解惑而非只有一味地要你去悟,可以教導如何漸進修持,而非只求俗世上的功名富貴,可以將實證與你分享,而非紙上談兵,可以教導你提升心性的層次,提高靈智的覺性,而非教你執著如何使色身強健,乃至長命百歲,從主事者的身口意去細細觀察,自可了然於心,清楚判別,另外,道場中的人我是非,是純屬個人行為或主事者所導致?這些都可以用來擇檢善知識,尤其初入門修道更是不可不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