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講坐禪或是靜坐,都很嚴肅,什麼四禪八定、入定多深、好相惡相等,認為「定」就是沒有了念頭,心很專一不為所動,這是對定的誤解。
上古全真在靜坐上的訓練,主要是要來平息妄動的心念,讓心能夠真正地靜下來,藉由肉體的呼吸順調,來讓色身靜定,依順靈性來調整肉身,並不是要來讓心靜止,或是數著呼吸數,一開始的隨順呼吸,只是在練習隨順能覺知的能力,當心越能夠靜定之時,靈性自然調整氣脈,解除身體的緊迫,靜定放鬆之下,在調定過程中對於妄起的心念,越來越看的清楚,也不會在任何一個狀態或想像下多作停留,更不須要去強住於呼吸的流動境相,此時將有空暢的呼吸,也有空暢的清淨靈性,靈知靈覺,不再有小我的自我意識在操弄,而是由粗到細、由細到微細、再由微細到極微細的一種心念調和,是一種透過攝心達於靜定的過程,最後完全由己靈作主的行持。
每個人本有存在的靈性,是空性而清靜的,本來沒有負擔,卻投生為人而有了做人的負擔,然後貪著自己的人身,還有了各種身見,一旦有了身見,不只是身體是個負擔,連身見的種種觀念皆是沉重的負擔,把本有的靈性徒增各種「莫須有的虛妄擔子」,包括種種貪著享樂、貪生怕死、畏生求死等,所以就在這個「我」裏邊,貪中煎熬,自己給自己無止盡的負擔,結果必然受苦。
每個人口中的「我」都在受苦,在觀念中受苦、在對立中受苦、在分別中受苦、在迷惑無解中、在孤獨無聊中、在覓覓尋伺中、在貢高我慢中、在所求不滿中、在怨嘆扼腕中……,因迷於自我存在而造成了連環不斷的種種苦果,但又不得不作這個「我」,因此,上古全真教導靜心的訓練,仍然是以那個本有存在的靈性為主要,藉由呼吸的順調,讓主人來掌控,身心靈才能達到真正的空暢,空暢才能自由,空暢才能解脫。
空暢就是呼吸順暢、腦袋不塞、身如虛空、心於安止,不背於本有存在的「道」,如《四十二章經》裡:「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