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明心見性?
修道不是在佛堂修道,不是在人前辦道,而是在獨處的時候,在面對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那才是修道。
那麼,要怎樣才能明心見性?答案很簡單,只要身體力行去修即可。肉體的辛苦比不上靈性的辛苦,若靈性愉快,就可把肉體的辛苦抵銷掉,修道要讓靈性天天保持快樂,才是真正的修道者,這就是「定」。
我們常講身、心、靈,而所謂的「心」與「靈」,一般人把它們合一的講,意指精神領域層次,大致的區分是身、心,以佛學名相而言,亦即「名」(心)跟「色」(身),就是有形的肉體跟無形精神的部分。上古全真再把「心」與「靈」再詳細區分,「靈」講的就是更深層的本靈主體,亦即「明覺靈智」。「心」是由假我的「肉體本體」產生作用,產生起心動念、產生覺受,這是屬於「心量」的呈現,當自己起貪、起瞋時,那都是心念的作用,也就是肉體的自我意識牽動了然後造成肉體顯現出動作行為出來,原本應該以清淨的真我「靈性本體」,亦即「明覺」的「靈性」產生出來,但是因為肉體與靈性未能合一,因此不斷造業,念念遷流,苦海無邊,修道就是要讓原本是主人的靈知覺性開展,進而主導肉體,而不再讓自己把假我認僕為主。
那麼,靈性、心、身,是樂在上邊的哪一點較好?唯有樂在這個「靈性」上,才能顯出您充滿法喜之心。當您充滿法喜之心,就能形於外,所以修道要在每個言語舉止、每件日常生活的事物上,去注意觀照這個「靈性」,因為體悟到「見性」才能「現性」,佛家講明心見性,但是在修學上都只「見」了性,沒有「現」性的居多,因為沒有開展出靈性把動靜功法修足滿級分,因此也還不夠徹底,所以上古全真要大家不但要「見性」,還要「現性」,最後才能達到靈體合一,真正的靈體合一就是明心見性,只是名相的不同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