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全真諮詢網

修道真言 72

 先收再放,才會有力道!

上古全真透過靜坐來讓靈體去調養肉體,讓靈體去運作體內的氣脈,讓肉體可以氣順、柔和、定靜、集中注意力,與一般的打座方式有所不同,通常有為法的靜坐,不論是佛道異道,都有個步驟與練習功法,像是找呼吸,修習出入息法,或是守住眉心、膻中去找明處或光芒,還是以意念導引體內氣脈運轉...等,功法相當多,其實都是在透過反覆的練習中,藉由表面淺淺的念住,來到深度的覺知與釋放,看見自己的心是隨著無明、我見、癡求而流轉?還是可以止息掉這些起心動念,當下去調控、去捨斷、去超越?偏偏眾生不知,把方便的功法淪為執著而抓取不放。

上古全真的靜坐是把到處攀緣的心收攝回來,一開始要先收,後面的放,才會有力道,收攝六根,讓靈性的覺知力慢慢的顯現出來,而這個收攝功夫,如果是放在呼吸上,覺察力能够不斷的提升,變得很敏銳,就會產生定力,這就是開啟靈性智慧的力量,有了定力,才能够深入的去體悟與見法,所以不要輕視前面的基本功,這是定的基礎。不管您的注意力是放在鼻尖,或是放在丹田,或是胸口,可以自由調整,重要的是不要用力,要放鬆。過度用力,就看不到法,只要保持客觀的覺察來看自自然然的呼吸便可,越放鬆,越能看到自然呼吸的進出。要記得這個很重要的心法——「放鬆,不要用力」。

在坐姿方面也是調整到不要彎腰駝背,坐起來輕鬆、放鬆即可,不會要求您在姿勢上面對抗,跟酸痛對抗,如果靈性覺得需要調整時,就會自由的調整,甚至靈體會引領肉體起身來運作動功,都沒有關係,只是整個過程中,都要保持清醒明覺。如果感到胸悶,就是您在用力,自我在干擾自己。要知道,您只是來看戲的,是個客觀的旁觀者,不要介入,不要去當導演。這個也很重要喔!您要看的是最自自然然的呼吸,越放鬆,靈性就越容易看到法的真實呈現。呼吸本來就存在,只是眾生繃得太緊,而没有覺察到,上古全真以順著自然的呼吸方式,或是藉由覺知當下的念頭,來進行靜坐,只要放鬆就可以如實的去體會,在一吸一呼的過程中,告訴您無常的法印。千萬不要空守呼吸,也不要枯坐,記得!越放鬆,越好,體會呼吸的生、滅、變、異,每一吸、每一呼,都要見法;不要去唸一些根本不懂的咒語,要您能够去體悟、能够去理解,然後又能够實際體證的,才是靜坐最好的方法。靜功還包括靈文書寫、讀經、講靈語等,都是讓自己的肉體配合靈體操作的過程,在上古全真的修持中,每樣都不能少,都是必須的,因為各人靈性層次不同,靈格不同,順序自然也不同,總之,肉體一定要配合靈性來修持,不能自我太強來主導,否則受苦的時間又會拉長,靈性解脫也跟著拖延延遲了。

動功方面還包括靈動、打拳、作務等,此時不要把覺察放在呼吸上面,要去覺察身體當下明顯的動作,不管是行、住、坐、卧,上廁所、上下樓梯、睡覺、洗澡,都要清醒明覺,這些全部都是修行的對象;全部都是觀察的對象;全部都是在修行,不是在禪堂才算修行;不是打坐的坐姿不動才算修行,這是把四念住的修行——身、受、心、法全面展開來應用;隨時要保持清醒明覺,扎扎實實的去做、一步一脚印的去做,先把身、受的覺知開發,再進一步開發心念住方面,好好的内觀,透過心念的覺知練習,漸漸沒有貪瞋癡的生起,就是擺脫舊有習氣的開始,當持續體驗到靈性覺知的當下那一刻,才是真正安詳的一刻,才能真正了解真道的無為法,才能讓肉體究竟自在與安心。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71

 要想的開!放得開!

修道要有健康的身體,生活就要有規律,還要看您的心,是否想的開、放得開,想的開就容光煥發,想不開就苦瓜臉,所謂「相由心生」,一點也沒錯!

修道要以儉為寶,不只是日常用物當儉而已,一切事都要常思節制,如道家所說:「儉於飲食可以養脾胃,儉於嗜慾可以智精神,儉於言語可以養氣息非,儉於郊遊可以擇友寡過,儉於酬酢可以養身息勞,儉於夜坐可以安理舒神,儉於忮求可以清心寡慾,儉於思慮可以去惱息擾」。
凡事省得一分,即有一分之益,古人道:「寡慾以養精,寡思以養神,寡言以養氣」,善養氣者----氣欲順而不逆,欲柔而不強,欲定而不亂,欲聚而不散。瞋恚帶來的危害:「氣逆不順,強而不柔,亂而不定,散而不聚」,所以修道者最忌「瞋」字,一般人也要避免。

另外,無心、無情、無意的內心世界會比較合乎上古全真的修持,不是要修道者變得無血無淚,也不是冷漠而是清明,只是比較自然一點,因為太有情、有意,就會到處攀緣,到處染著,到處有阻礙,到最後去哪裡都成了負擔,無形的包袱太多了,什麼都放不下的時候,就變成了辦道的絆腳石!

最高的「道」,是「至道」,無能無所,無視無聽,只有即刻守住的這念心;守道,就是要守住這念心,不生二念、不生三念,只有當下這一念,所謂「多知為敗」,只有第一知,不隨著外境或心念,起了第二知、第三知,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覺悟,守著這一念覺心、真心,保任這個靈性、覺性,行住坐臥不離當下這一念,不緩不急,安詳自在,保持寧靜與清淨,「靜」了就有智慧,「清」了就沒有貪、瞋、癡、慢、疑、邪見等諸多煩惱,不生不滅的大道自然現前,覺知的靈性自然顯露。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70

 

心要開闊,肉體才能自在!

身體所有的病痛,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給自己的,為何身體會有那麼多病痛?因為「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要給生命養份,就不要去埋怨,人就是埋怨太多才會生出不好的苦果,所以不要埋怨,一生氣一怨恨,也會衰老的快。為何身體會失眠?因為太多雜念,太多煩惱,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要少思少欲,要飲食清淡,要放下塵念,要動靜合宜。

身體的病要靠自己的心來醫治,現代人的心病太嚴重,所以從心裏面徹底的釜底抽薪,就可以否極泰來,心開了,智慧就開了,很多疑難雜症也都解開了。所有的經典、所有的道理,都是為了醫治眾生的心病,所以有疑難雜症,記得把心靜下來看看經典,好好的去問善知識,互相探討,取長補短,一定有解開的良方,凡事多聽靈性的智慧法語,讓靈能滋潤肉體,讓靈氣調養肉體,自可以讓心結解開,讓心更開闊,讓肉體更自在。

修道中自己有苦就要吃下來,苦的提煉可以讓人生更加堅強,更加有信心,如果肉體有感覺到痛苦,但沉溺其中,就是一般的凡夫;如果抗拒痛苦不想看也不肯面對,就是愚痴無聞的凡夫;如果看到痛苦,身心就跟著痛苦,那是隨轉的凡夫;上古全真要大家把修行應用在日常生活的歷緣對境中,讓自己的肉體動靜都在修行、靈體也日夜都在修行,是一種無所修而修、無所為而為、無功用行的修行方式,是了脱生死的修行,這種無修之修,境界非常的高,但是一定要有前面那些脚踏實地扎扎實實的功夫,才能上路,否則還不會走路,就想馬上要跑是會摔個大跟斗的。《道法全真經》裡所言:「汝已入門,當依奉行,不依人,惟依法,一心為道,無何所求,依此經教,漸進修為,此生有幸,適逢此教,勿有怠忽焉」。所以修道不用急,也急不來,只要扎扎實實的做——静態時,就安住在呼吸上面;動態時,就覺察自己當下的動作,把脚步放慢、把動作放慢,保持清醒明覺,這非常重要。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69

 

真正的平等與慈悲〜

每一個人都要修道,找出真正的苦因、真正的原因!否則光是「口行」常常在造口業,沒有辦法覺察,結果都是在播種苦因、播下苦的種子,等他因缘慢慢成熟時,很多的苦果就會相繼產生,但是當眾生面對苦果的時候,又總是怪罪别人、認為别人不對,不知自我檢討,所以問題無法真的從根本解決。

眾生的「意根」裡面,有很多認為,包括自以為是的觀念知見、認為的真道實相、認為的道德良心,應該是這樣、應該是那樣等,但是卻不知道常常被自己的判斷所誤導、所欺騙,因為大腦裡有很多毒素、有很多錯誤的方程式,所以要來藉著修道把他們來個抽絲剝繭,徹徹底底清除掉這些染污,讓他回復到原本的純淨。

修道要用平等心對待眾生,不要瞧不起眾生,對於一切眾生,如果認為他的層次比我們低,就是我們有一些虚妄分别,有一些我慢在內心裡頭,這些要去覺察到,如果能够覺察到,就會用平等心來對待眾生,慈悲心就自然流露出來。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68

 

不要讓心有染污與不純淨的缺陷!

修道要學習認錯,認錯愈多錯愈少,愈不認錯錯愈多,在平時要常常認錯,要常常自省覺察,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當敢講越多自己的缺點給人家聽,表示您越來越接近聖賢之路,因為肯講自己的不好給別人聽,表示您心地光明,表示您不想隱藏自己的不好,那麼就會越修越好。

眾生總是想要常常被讚美,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才要一份讚美來自我肯定,不知生命的自我肯定,對自己行為的肯定,是要靠自己做出來才有效果,才有力量,如果對自己都沒有肯定,那別人就感受不到光和熱。裟婆世界裡的眾生,就是衝突不斷、痛苦才會不斷,因此我們才需要修行啊!大家也不用氣餒!因為這些都是幫助我們修道的助缘與善缘。

如果内心裡面,老是認為自己的境界比别人高,别人的境界很差、矮我一截,這樣就是內心裡有微細的瞧不起别人,就算您表面對人好,也還是有「我慢」在流露,也就是說您對别人的慈悲、柔軟,都是帶有染污、不是最純淨的。所以,修道很重要的一個心態,要去看到自己內心意識裡面,有哪些微細的、不平等的、分別比較的心,如果已經能够去看到這個層面,把它調整好,自己跟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他一旦需要我幫忙,我有能力、我能够幫得上忙,我就幫忙,以慈悲出發,而不會瞧不起他。《道法全真經》裡所言:「修道之敵,無有他物,皆出於自心所造,自作魔,擾自心,障己道,直怪外塵所害,未知己心薄弱,無有堅毅之心,未盡心力,搪塞理由,安慰自心,怨苦尤人,未作未行,已打敗仗,日日蹉跎,光陰流逝,浸享外愉之樂,可悲矣」。修道之敵,在於自身,抽絲剝繭習氣之後,才能照見脆弱的自己,顯現出自身的不足,更要加以勇猛精進。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67

 

什麼才是「真功德」?

修道要拿出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純善無惡的心,要去偽存真,當去偽存真時,就可以得到真性。「真性」?就是沒有對待,人家對您好,您一樣好,人家對您不好,您也一樣好。「中道」才是修道者始終不移的原則,為了讓眾生明白,所以指了一個所在來引導啟發眾生,心是假,什麼都是假,心真即是真,心誠一切就化為光明,修道要保持初發心,保持天真的心、純真的心,對待每一個人都不要有分別心,看萬物、萬事都是美、都是善,有純善的心,看任何人、事、物,都不會覺得有缺陷,不覺得有缺陷,心才會更廣,包容量就越大。

透過真道慢慢的修行,慢慢的聞思之後,真道實相,就會讓我們的生命慢慢的跟外境接觸、融合,界線慢慢的模糊,身見慢慢地破除,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道源」即是自性,「功德母」在《六祖壇經》裡有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所以在正道明師協助下來明心見性,以清淨之心所發出顯露的「無為」即是「功德」。

「內功」是內心修持的功夫,懂不懂自己的心?對自己了解嗎?看自己的脾氣毛病在哪裡?心不平就會惹出一大堆事情;「外功」首先要打從心裡了解而心甘情願去做才算功,才有功德。功德是要真心奉獻,功德是來自您的誠意,如果有所求就不算是功德,認真去做,沒有功德的大小分別都去做,才是真功德。

修道不是斤斤計較有多少功德可取,而是內心要無所執著、要無所為、無所著相,這樣修道辦道才會成功。功德是什麼?真正發自內心去幫助別人,別人得到好處,那才是功德;佈施出去的恩惠,不要每天惦記著它,甚至希盼獲得回報,這就叫做功德。什麼是「隨喜功德」?人人都好,人人都快樂,精神要振作,大家要團結,這就是「隨喜功德」。而什麼是「真功德」?每一個人做一件事情,只要心念一動,不是功就是過,不是天堂就是地獄,所以心念要小心,讓心境能夠提昇,讓心清靜下來就有功,而不一定要做多少善事,「真正的功是在於自性的圓滿」。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66

 

不要執著於文字把修行呆板操作!

以佛學論說而言,身見結(我見)、戒禁取結、疑結,這三個結要破除掉,才能够證到初果;再來貪、瞋淨化,才能够證到二果;再淨化,來到前面三結與貪、瞋都止息了,也就是「五下分結」止息,才能證到三果;再往上,把「五上分結」:「我慢、無明、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都斷除了,就能够證到阿羅漢果。聽起來還挺複雜,上古全真認同多聞博學藉以作為修道之方便,但也不鼓勵執著於文字規則,呆板操作,總之,正知正念而後正定,都已經捨去自我,來到了無我,不能以刻意的心態來修,應該把輕鬆、喜悅、真誠、覺醒的心拿出來,由外境的如實觀察,反觀於內境的如實觀照,靈性智慧才會真正凸顯啟發。

佛學裡的「四念處」,包括「身、受、心、法」,是由淺入深,讓修道者全面醒來的方式,「身」是最粗的,再來是「受」,再來是「心」,來到「心」時就非常微細,如果不透過明覺靈性,來發現身體的衝動,就不可能覺察到起心動念,如果對身體的動作,没有清楚的覺察,就不可能看到自己的潛意識與潛伏心態,看不到自己的潛伏心態,就看不到内心裡的「十個結縛」,就没辦法斷除那十個結!「身念處」就是每天的歷緣對境都要清楚的覺察;「受念處」,除了少部分時間進行靜心打座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動態中,都在修行,包括身體動作的覺察,行住坐卧、語默動静,都要清楚的覺察,然後進一步去感受,真的去覺察到自己的感受,也就會尊重眾生的感受,才能够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體會出不應該用「意思食」、用主宰欲去主導要求别人。「心念處」,則是照見到我們的心理病,才能够找到「病因」,找到「病因」,亦即找到「苦因」,也就是「集締」,當找到「集締」,才能够對症下藥、對症治療,這個對治、治療的過程,就是「道締」的實踐,修到親身力為並落實才是真的修道,才是真的沒有把佛學文字當作口號來呆板操作。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直視靈性!無心自寂 38

  我們一直都只是個孩童 ?! 當您深入了解靈性是如何運作的時候,肉體願意配合重新與他融合,漸漸學習共同和諧一致的運作,那麼,您的生命就會轉變,成為一位 「 人類成人 」 。 這一切,要自己親身實作,實修應證,用聽的沒有用,用想的也無益,用看的就只能在門外,要走進來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