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全真諮詢網

修道真言 50

 

心量要寬大!

如果能够了解我們「六根」的組成及與「六塵」的關係,了解「緣起」、了解「無常」,自然可以將自性靈性與肉體相互配合,心量逐漸打開,事情的阻礙會越少,也就是說,如果能够把我們的心量,不斷的開展,心量越寬大,人生世界裡的衝突、障礙就越少。不要討厭六塵,六塵沒有罪過,貪愛六塵的這個心才是罪過。

今天大家用肉體看經典,是不是被經典所轉?應該用您的自性去應證經典,去想想經典上的是否契合自己的因緣與修道方式、還有您本人的心境如何?真正的靜下來,好好去聽聞真正純正的道法,用真心領會,就會感受到自己真的逐漸在脱胎換骨,您的靈性生命層次會不斷的在提升,靈性智慧靈能不斷地在開展,主導著肉體去做調整的動作,包括做事不要太盡,留一點後路;氣不要太強,留一點精力;才能不要太顯,莫在強中強出頭,留到將來再發揮,精益求精,剛柔並進,也要少思寡欲,神才會清,所謂「思慮足以損神,嗜慾足以傷身」,所以慾念也不可太多;肉體也要時時約束自己,不可因循怠惰,靈性會協助肉體去擴展它,會去涵容更多的,會去學習更廣的,會去採納更多的,才能藉假修真輔助自己,所以此時您會以靈性為師,做自己的領導者,以靈智為友,做自己的決斷者,唯有自己才能引導自己,然後才能引導別人。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49

 

腳步要積極,心境要淡泊!

學道不是用壓抑的,也不是用某種法門,把我們的憂悲惱苦一味的只是壓下來,然後緊緊抱住這個法門不放,不是這樣的!那只是過渡時期的方便法,真正要解決内心的憂悲苦惱,一定要去了解爲什麼,一定要去找出真正的真道來解脫。如果一直求「明心見性」,反會被這四個字限制,無法超脫,因此,明心見性要行無所住而生其心。把心門打開,先要求自己,把人做好,要把責任盡好,遇到事情,解決之後,要化為精神,不要化為負擔,提的起要放的下,讓自己沒有牽絆,就什麼罣礙都沒有了,讓自己活的更自在,不要把事情推給外在,揮掉煩惱,要靠的是自己!

有人問:「如何才能找到自性?」上古全真教您首先要了解「自性」是什麼?「自性」在哪裡?找到了方向感,才能够朝著這個方向去找,很快就能够找到「自性」,所謂「自性」,就是「佛性」,就是「靈性」,以大家比較容易了解的言語,就是我們的靈智本性,很重要的重點,第一就是要真誠真心的去對待一切人、事、物,真誠真心的去辦道;第二要清楚當下,開啟明覺、覺心、覺性。一旦明覺靈性顯露出來,又真心去辦道,很自然的,那個本來面目的「自性」,清淨、没有污染的「自性」,它就流露出來,所以,要找到「自性」,不是一定要閉關,一定在那裡禪修、苦修個多少年,這只是讓亂心止歇的方便法,更重要的是在歷緣對境中,能不能真的都是由靈性智慧來處事才是重點。

修道是沒有止境的,休息是內心的休息,不是腳步的休息、腳步的停頓,修道的腳步要積極,可是心境要淡泊,世間辦事需要眾志成城,可是,不要為自己的私心來爭功奪名,出世辦道則要無所為而為,自然力量無窮,有所求而為最後就只有力不從心而已。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48

 

如何才能明心見性?

修道不是在佛堂修道,不是在人前辦道,而是在獨處的時候,在面對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那才是修道。

那麼,要怎樣才能明心見性?答案很簡單,只要身體力行去修即可。肉體的辛苦比不上靈性的辛苦,若靈性愉快,就可把肉體的辛苦抵銷掉,修道要讓靈性天天保持快樂,才是真正的修道者,這就是「定」。

我們常講身、心、靈,而所謂的「心」與「靈」,一般人把它們合一的講,意指精神領域層次,大致的區分是身、心,以佛學名相而言,亦即「名」()跟「色」(),就是有形的肉體跟無形精神的部分。上古全真再把「心」與「靈」再詳細區分,「靈」講的就是更深層的本靈主體,亦即「明覺靈智」。「心」是由假我的「肉體本體」產生作用,產生起心動念、產生覺受,這是屬於「心量」的呈現,當自己起貪、起瞋時,那都是心念的作用,也就是肉體的自我意識牽動了然後造成肉體顯現出動作行為出來,原本應該以清淨的真我「靈性本體」,亦即「明覺」的「靈性」產生出來,但是因為肉體與靈性未能合一,因此不斷造業,念念遷流,苦海無邊,修道就是要讓原本是主人的靈知覺性開展,進而主導肉體,而不再讓自己把假我認僕為主。

那麼,靈性、心、身,是樂在上邊的哪一點較好?唯有樂在這個「靈性」上,才能顯出您充滿法喜之心。當您充滿法喜之心,就能形於外,所以修道要在每個言語舉止、每件日常生活的事物上,去注意觀照這個「靈性」,因為體悟到「見性」才能「現性」,佛家講明心見性,但是在修學上都只「見」了性,沒有「現」性的居多,因為沒有開展出靈性把動靜功法修足滿級分,因此也還不夠徹底,所以上古全真要大家不但要「見性」,還要「現性」,最後才能達到靈體合一,真正的靈體合一就是明心見性,只是名相的不同而已。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47

 

直心才能出欲〜

直心是平直的心,不會拐彎抹角,也不會爾虞我詐,更不會憑空想像,空說假作,也就是只有第一念的真心,沒有分別批判的第二念頭,要做到這樣不容易,所以,在修道上光是為此就得下一番苦功,如果努力不夠,就墮在紅塵中不能出塵,不能出塵就在苦海,苦海裡慾望無邊,所以,心能夠出塵才是真的淨土,才能真的離欲,因此說「直心是道場」,因為「直心才能出欲」。

五濁惡世就像淤泥,如果深陷其中去貪戀人世的財富、情慾、飲食、名聞利養和種種的欲望,要脫離就很難,無法脫離終究是要墮落;所以,要先降伏貪戀,克服業障,雖然很辛苦、很疲倦,像牛負重拖車走在淤泥中,一心為通過泥沼才能見到寬廣的平原,如果有一些些的鬆懈或是貪看沿途的花草風光,就容易陷入淤泥中,所以一定要堅持不懈,直到通過淤泥為止。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46

 

修道的最低標?

「心存好念,說好話,做好事」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我們的本份事,必須去面對和學習,努力去達成,這些做到了頂多就是人天善法,如果沒有跨越到明心見性的門檻內,讓心沒有無明,清楚明覺地安住在覺性上,可以說還談不上修行,這中間的差別,一定要能夠分辨出來。

如果沒有明悟到真修實證需與覺性合一的道理,那麼一切都是方便,這些方便法門其實都沒有迴旋的空間,都是自己要去面對並且想辦法跨越的,正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每個人其實都做得到,只要能知的覺性還在,自我肯定直下承擔,具備正知正見,秉持正念正心,對自性靈智深具信心,漸漸去體會應證,自然漸漸明白。

要與覺性合一,其實是一個止觀的法門,首先必須先「止」,止息一切凡心俗務,止息一切煩惱妄想,止息一切分別執著,止息一切批判對立,止息一切內心衝突,而內心要止息的最低標,需要沒有貪、瞋、癡、慢、疑、邪見,這些都是「明心」的前置作業,沒有這些就「永遠靜不下來」,沒有靜也更談不上有在修了!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45

 

多障眾生要靠念佛?

我們的內心深處其實有很多的障礙和深層的習氣,都是累生累世因為貪瞋癡所造作而來,因為自己的貪瞋癡而讓身口意在境界來臨時而有所貪戀與分別,因此產生種種的障礙與對立。

如果可以管得住常常作不了主的身口意,那麼障礙就可以減少許多。所以,學道之人一定要把道法運用在生活裡,真正去理解真道實相,知道生命該如何努力,讓自己的身、口、意不會輕易就貪戀、分別、抓取,然後繼續造業;這樣才可以讓自己自在自如,繼而可以讓周遭的人感知「道法的力量」。

早期的念佛首重「覺醒」,當今的念佛大多已變成依仗佛的力量來消業增福,乘著佛的救渡來升往佛國淨土,這都不是正確的念佛觀,都只是外求,已經變成「唸」佛,口唸心不「念」,變成「只出一張嘴」。

學道學佛的目的在於「自我覺醒,做好人的本分來完善自己,成就人格,回歸自性」。以念佛來作為方便法門,是藉由它幫助我們關照生命,也是為了讓肉體的身、心能夠攝於一念,自性生命能夠與佛的清淨智慧相應,接著回歸本性,找回本來,見到自性彌陀,如果沒有如此,學佛修道只會總是讓世人譏為迷信而已!不是嗎?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修道真言 44

 

適中「證理」〜

「證」是果證,「理」是真空之理、中道之理。

我們常說「道」就在生活裡,因為修道是以人為根本,如果連做人都沒做好,卻想要悟道證道,是不可能達成的!

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自己獨立存在的,總須種種的因緣和合才能成就,因此,人與人之間、人與物當中、物與物之中,靠的是因緣生滅,因緣讓諸法諸事諸物生起,也讓諸法諸事諸物滅去,沒有了一切的因緣,萬法萬事萬物皆屬空性,這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假有、真空而已,而是「中道實相」,是「生命實相」。

修道能夠契悟到中道實相之理,來到本心本性不著空、不著有,持續安住不動的心,在清淨、有智慧的當下,不懈怠不放逸,用功修行不求快,行持合宜不過慢,讓心安置適中,不偏左、不偏右,如此才不易起無明、生煩惱,甚至退失道心,才能與中道相應。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直視靈性!無心自寂 38

  我們一直都只是個孩童 ?! 當您深入了解靈性是如何運作的時候,肉體願意配合重新與他融合,漸漸學習共同和諧一致的運作,那麼,您的生命就會轉變,成為一位 「 人類成人 」 。 這一切,要自己親身實作,實修應證,用聽的沒有用,用想的也無益,用看的就只能在門外,要走進來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