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全真諮詢網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80

很多的江湖術士,常稱自己武功蓋世,甚至惡意踩低別人來抬升自己,扮起大師相,開課程、收徒弟,將武術變成一門生意,也有很多所謂的氣功大師,在網路上傳播隔空打人的視頻,把自己裝飾得極其神秘,以此結識名流、收徒賺錢,這樣的江湖術士,其實是披著傳統武術外衣的騙子,對待「假武術」,就需要像徐曉東這樣的人出來對決,以戳破他們的假面目。

那麼如何來識別?很簡單,特別喜歡吹噓自己如何了得,特別強調自己實戰能力的人,一般來說就是不合武術傳統精神的人。

中國武術具有強烈的傳統文化烙印,它強調強身健體,強調修身養性,但並非意味著在實戰場景中,它就是最高階的存在。很多人對中國武術報以實戰上的過高期望,大都是武俠小說和武俠情結所致,更是弱者心態、想像性受辱和反擊的心理所致。當然,並不是說中國武術沒有實戰能力,而是如果特別強調實戰,就應該精研技術,花時間鍛煉身體,而不是滿嘴地「打嘴仗」,然後比高比低失人格。

上古全真的修持,從來不主動出手傷人,因為是正道,所以常常都是在外道惡意出手時,才會反擊,在這過程中,也正是訓練心定而靜的最好機會,「不動而謀」是上古全真面對外來攻擊的主要策略,一來其屬正道,不使用強行攻略、濫殺無辜,多為靜守,以靜制動,在必要時才會採取先攻後守的方式,以防自身受到重傷,這也是全真道人一直強調的「未雨綢繆」;二來以制伏的方式,在對方罪證確鑿、百口莫辯之下,臣服認罪,再予處置,這也是為何總是要不斷地靜守等待,如守株待兔般的盯梢,然後再來起底攻略的主要原因;無論是靜守或是出擊制伏,整個過程事實上對於敵方的一舉一動都是清清楚楚,了然於心,這也是一種很微細的訓練過程,受益最多的不只是自己的肉體,更能在靈性成長上躍出一大步。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79

武術不是用來逞兇鬥狠!

日前徐曉冬代表現代武術,挑戰了代表傳統武術的魏雷,兩人開打不到10秒鐘,魏雷就被徐曉冬KO倒地,滿臉是血。雖然在結果上並不能證明太極拳整體落敗,但確實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一些疑問:「中國武術到底是什麼?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武術是一種帶領修習者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倫理規律的傳統教化方式,主要是要來消停戰事、追求和平,甚至要不動干戈來化玉帛。因此「能不能打」並不是了解中國武術的先決條件,因為它的核心是一套「自保」文化,而不是「進攻」文化,從武術中所謂的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就可洞見,防侵害已經是下武了,主動挑釁、微博約架,表面上是武林對決,實際上是打架鬥氣,根本不合中國人的武德,尤其在徐曉東KO魏雷之後,有很多大師紛紛跳躍而起,隔空喊話,事實上都已經是往下下武而去了。

多數武功的出發點都是教人鍛煉、修身養性,如果武術強調實戰能力,卻又特別強調「隱忍不發」,最終會導致無法自證,讓人覺得中國武術是故作玄虛,說不清道不明,如果不強調實戰,只是拿來強身健體、蓄氣養神,少些凶狠決絕的鬥氣念頭,那就是對中國武術最好的詮釋。

上古全真的修持,也有功法的存在,但主要在於內在靈性的隱功,為何以「隱功」來稱
呼,因為它是一種自保的功法,遇到靈界的攻擊,多半是靈體出手抵制,不在外相上凸顯與張揚,只在緊急狀況肉體遭受攻擊時,由靈性觸動肉體而發出反擊動作,比起肉體訓練下的武術外功來說,靈性所發出的隱功要比單純的肉體動作來的有靈活技法,力道更強更大,此時肉體清楚明白靈性的所作所為;也因為平時的靈性能量涵養與肉體動功的訓練同時進行,因此靈性能量與戰術素養自然不在話下。(待續)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78

因為眾生無法直接從無相的大法上去相應,無法體驗道法自然的真相,因而有了世間所有的一切方便善法,先讓眾生從有相上慢慢循誘教導,一步一步來,重點都是為了讓眾生可以「破粘去縛」,若能見到自身清淨的本體靈性,可以走出無分別的境界而且不去執著,才是真正的悟。

五祖弘忍看了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要弟子們去拜去念去誦,可以得大功德,而且將來不落地獄,但是卻告訴神秀尚未見性,因為他還有相的執著;六祖因為已經見到諸法的實相,已經證得靈覺妙智,所以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見到了法的本體、法的實相,找到了明珠一顆,卻掉入有明珠一顆這回事當中,還未達到「無住」的境界,也就是還未參透道性的種種妙用。直到五祖向他講到《金剛經》裡的「無住生心」,他才說出:「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不僅體會出自性明珠的妙用無窮,更是來到「無住生心」的境界了。


清掃心靈不像生活中掃地那樣簡單,要改變壞習慣的過程也不好受,因為我們已經用原有的方式做很久了,很難對經年累月養成的生存習性進行新的改進,所以說必定是充滿著心靈的掙扎與奮鬥。不過,可以告訴自己:每天掃一點,每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最後一次,但是如果能夠勤於清掃自己的心地,勤於深靜自己的靈性,一定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77

上古全真希望可以幫助有心修道者來解粘去縛,不去執取高深的道理,否則一停頓在那,就會變成障礙;很多跑道場的人,常常誇稱自己的師父見到的是多麼高深,修的多麼不得了,人家一問:「見到什麼?有什麼境界?如何證明?」他就含糊帶過,一知半解了。做弟子的要能夠把師父的一言一行、所證所得當成模範,親身力行,消融成自己的體悟才是真實的實踐,否則就會一直把深以為榮的師父掛在口中,成為很了不起的炫耀,成為一種慣性。

師父所教導的東西也許沒有錯,錯在於您把師父的了不起當成是自己的,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您師父的見地和學問有多高,動不動把佛祖、祖師的教誡、體悟掛在嘴邊,跟您沒關係,跟我也不相干,祖師很了不起不代表您也了不起,要自己真正清淨、解脫煩惱,體證山河大地、宇宙萬物因緣生滅無常之理,見到法的本體又如實明白法的妙用、法的必然性,才是真正了不起,真正的光宗耀祖,真正的放光動地。

善知識必須指明學修者的執著,讓他能夠坦然地放得下丟的開,否則容易讓迷者自迷,把佛陀、祖師開示的道理當作是天下第一大事,以為這是究竟大法,陷在佛學名相的枝枝節節裡,卻無法如實而證,例如馬祖大師:「是心是佛,是心做佛」,很多道場要信眾照著去修,可以得大利益,得大解脫,如果您真的照這樣去想、去修,哈!永遠無法見性!世間一切學問、技術、藝術,絕無依靠天分就能隨手可得,更無投機取巧可言,都要回歸到身心上來,真正下足苦功,用心苦練,才能創造無限可能,修道也是,發心不難,長久不懈則難,顯出靈性覺知更是不易。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76

三千煩惱絲的另一個源頭:「無明」,凡夫眾生起心動念,念念都是妄想、分別、執著, 所以時時深陷於迷惘之中,因而使煩惱不斷,陷於苦海不能自拔。豈知,宇宙萬法真相,本來就不生不滅,無有一法可得,只因眾生的無明妄動,為境所牽,因而起惑造業受報 於三界六道之中,產生無盡的生死惑業、煩惱之苦。 

宇宙萬事萬物一切的相,皆是一念妄動迷失了本性所產生的妄覺,而非真實。如佛所說的「十二因緣」,都以「無明」為緣起,或以「阿賴耶識」為緣起,是環環相扣、輾轉相依、無端亦無終的。

「無明」遮蔽了本性靈明之體而產生種種的妄知妄見,由於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本有的靈知,對外塵境界產生分別、妄識,一有了妄識,則對境相產生了差別心,因而彼此相互對立,各不相容, 一切的起心動念都隨著五蘊根塵識相依,對境相有了分別妄識、分別順逆、善惡,有了愛惡情仇、苦樂憂喜的分別相,繼之造作愛惡取捨的業行,以致造作貪瞋癡慢疑的煩惱業因,引發起身口意而造下善惡等業。

「一切惑業由無明而起,由無明而生」,若能了知真道本來清淨寂然,本無有相、一塵不 染、一法也不立,又何來外塵境緣一切順逆、善惡的境界相呢?古德言:「心不 附物,物豈礙人」,實在是人自擾於紅塵,而非紅塵能夠擾人啊!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75

您的肩上背著很重的包袱嗎?



如果能夠真正去體悟、去實修實證、去親身而為,就可以體會出自身煩惱的根源,都只是緣


起的一種現象,當我們去看到整個大道的真理實相,去看到真道要告訴我們的真道實相,就


不會再一直抓著很多、很重的包袱,當您真正了解之後,才會了悟到本心本性本來就清淨無


暇,一塵不染,如鏡照物,清楚明白,歷歷在目,無所不照,亦無所不知,就會了悟人生的


生死大事。




過去您很苦、很苦,就是因為放不下這些煩惱,一方面沒有了悟,一方面還在探究:我過去


世怎麼樣?當別人告訴您之後,還要常常去懺悔、去消災,結果您花了一百萬去消災,然後


還是遭遇到災難,更苦了,於是人家又告訴您,因為還有前兩世的業還沒有消,就再投入一


百萬,再消消看,然後又覺得:奇怪!怎麼還有苦、還有病痛?因為您還有十世還沒有消


啊!……永遠永遠沒完沒了。




所以,要回歸去深觀內省,找出煩惱的因,去掉煩惱的根,會比起在那裡打座、在那裡求禪


相、求神通、求……,比在那裡修十年、二十年,還要好!《道法全真經》裡:「法中有


道,道中見法,道法歸一,謂為全真,修道修法,不失二字,心性為重,別無他意」,真的


是「法本自然」,道法本來就是在生活裡,要清楚體會、體證,以心性和靈性本性為修持重


點,不要在支流末節上面繞,不要被三千煩惱絲纏縛住,好好一步一步去做!除此之外,修


道實無二法。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74

什麼是法界?

法界就是我們的這念心,一切造作的發動源頭就是這念心!天下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對順境逆境,每個人反應不同,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因,有的人常起善念,有的人常起惡念,有的人輕鬆以對,有的人怨天尤人,有智慧的人知道要「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只有正向思考、念念善念才能自然地步步光明,是福是禍,不是當下來決定,為什麼說「福禍相倚」?因為事情都有正負兩面,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萬法唯心所造」,從負面來看就會起煩惱,從正面來看就有善德,就能解結,您內在的法界,也會因為正向的思維而得到心安自在、寧靜祥和。

習氣有如賊人,常常在我們稍一鬆懈、一個不留神下亂入而發起,有了貪愛之心、起了無明、生了煩惱、脾氣很大……,這些都是靈性無始以來接續轉生所隱藏,肉體今世後天教育下所共同加乘增加的,修行就是要來思維、修正、過濾、如理觀察,首先要訓練自己隨時檢討返照,觀察外境、觀察心念,如果有希望佔有、希望得到的貪心一起,就要馬上察覺注意,然後思維事物的一體兩面、思慮裡裡外外的外境與自心,用正向思維才能對治,才能轉化,才是「如理觀察」,如果當下有察覺,但是心念一直念念牽流而去,無法如實回歸,那就是「打妄想」,就不是如理了,而且負向思考多半讓人心態苟且、推卸責任、逃避問題來自圓其說。

再來,一定要「修忍辱」,別人被稱讚,自己遭到排擠,馬上起了仇恨嫉妒之心,這樣不是正向思維!相反的,不要忍一時之氣,要能夠向他學習,接受他的好,因為自己智慧不如人,所以要更加的努力,這是「如理籌量」,這樣做,邪曲之思、謬亂之想才能「了無」。
境界本身並無好壞、美醜、對錯之分,都是我們的六根攀緣塵境,這念心起了分別取捨,想要讓自身的內在法界處於真淨真如,唯有不斷檢討、反省修正,面對困厄,堅忍突破,從止息惡念的基本功做起,進而只起善念,最後捨善不著,安住覺性,歸依自性,自然稱心如意,解脫自在,才是真的「一真法界」,才是真的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直視靈性!無心自寂 38

  我們一直都只是個孩童 ?! 當您深入了解靈性是如何運作的時候,肉體願意配合重新與他融合,漸漸學習共同和諧一致的運作,那麼,您的生命就會轉變,成為一位 「 人類成人 」 。 這一切,要自己親身實作,實修應證,用聽的沒有用,用想的也無益,用看的就只能在門外,要走進來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