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全真諮詢網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52

我們有很多行為,常常是處在不清不楚的情況之下,用自我意識去做,没有考慮並尊重對方的需要,一味地想追求真正的愛,導致彼此或一方很痛苦,因為錯誤的愛裡面有善、有惡,有正確、有錯誤,有很多的情況,不容易覺察,您覺得自己很誠心、很真意的在愛,誠心真意的為對方好,但是對方就是不領情?為什麼對方看起來有痛苦的臉相?或您雖然為對方好,但是却讓自己感覺痛苦、挫折和沮喪?到底哪裡做錯了?這裡面隱藏很多錯誤,因而讓您產生痛苦,對方也被愛得很痛苦,只是您不知道而已。

這個問題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因為我們可能在無意中,犯了錯愛或假愛而不自知假愛與錯愛之間有個明顯的差異,那就是假愛有明顯的不良動機和不良居心,而錯愛没有不良動機和不良居心,完全來自於善心善意、慈悲好意。

那麼什麼是錯愛?平常容易發生錯愛的現象有哪些?例如原本恩愛的夫妻或戀人,最後會常常憤恨厭離?甚至反目成仇、或以相殘收場造成悲劇?為人父母自認摯愛子女,但孩子為何常倍感壓力和痛苦?甚至以逃家或激烈反抗來表達其不滿的情緒?套一句時下流行的話:「不要動不動就說愛我!您真的懂得愛嗎?還是錯把假愛當真愛?否則對方怎會常常被您愛得好苦?

錯誤的愛有幾種:第一、是夫妻之間,第二、是父母跟孩子之間,第三、是人類跟其他動物之間,第四、是師徒之間。錯愛裡面有很强的抓取、掌控和主宰欲,有很多的束縛、纏縛,也就是佛學講的:眾生在苦海裡面相纏縛。這個相纏縛的力量,來自於錯誤的愛當中,所展現出來的抓取、掌控、主宰,不光是男人,女性也一樣,很愛先生、很愛對方,但是背後都有您的抓取心和主宰欲存在。

錯誤的愛,是表面上說愛對方,事實上是要對方來愛我,真正愛對方只有三分,愛自己是七分,是在透過愛對方的情況下,來加强鞏固自我而已。這是比較深度、露骨的解析,只要靜下心來自我省思,就會發現在您愛對方的成份裡面,内心是在渴求想讓對方更愛您想要對方來保護您,因為您有不安全感,所以藉此來鞏固自己罷了錯誤的愛造成相互抓取、相互依賴、相互纏縛,您不要否認自己没有這樣!或是我不可能!只要靜下來剖析檢驗一下便知,也就是說如果彼此一方有痛苦,我們就犯了錯誤的愛,只是您卻不知道而已。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51

如果您的觀念知見正確了,可能兩三年内就可以很明顯的成長,但是如果學道修行已經超過五年、十年以上,還没有減輕煩惱,還没有感到安心自在,那就要反觀自己是不是有在「逐雲追夢」呢?不要很篤定的認為自己没有在「逐雲追夢」,這樣就會錯失自我反省的機會;如果您没有一絲毫在「逐雲追夢」,早就應該解開煩惱,越來越安心越來越自在,早就逐漸的見法,逐漸的見道了;如果能夠在修道中,有這樣不斷地深切反省與覺醒,您就會在看見自己習氣作祟時,趕緊踩剎車,然後重新檢討、重新反省,這樣辦道就好辦啦!

面對世間人、事、物的無常變化,能够從容應對,一定要有相當的體悟,因為當您了解是什麼,您就不會錯誤地去修道,當您體會到「無常是中性的」,心境才能够來到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不是要您當木頭人,不是没有覺受一般人突然遭受家人病故意外,都是在那裡呼天搶地、哭啼哀嚎,如果您有見法、身心穩定、了解實相、體會無常,面對家人突然遭到變故,一樣會冷靜理智、從容處理,該怎麼處理,就會怎麼處理,會用慈悲心、柔軟心、寂靜心去處理,這裡面含有很多的智慧,一般眾生遇到喜事,都是雀躍、衝動,忘了「喜」的背後繼之而來的副作用,繼之而來的纏縛,所以,眾生在面對「無常」來臨的時候,很難從容面對,但是修道人不同,要有大氣魄去看清楚煩惱的起因,有大決斷力去了知煩惱的真相,有大智慧力去斷除煩惱的根源,不讓它繼續造作惡果,這才是真修道人!在此,針對十二因緣中造成眾生煩惱的兩大主因:「愛」與「無明」,作較深入的說明。


佛學對十二因緣論有相當深入的解析,其中對第八項──,都把它跟抓取、黏著、執取、佔有...等串連在一起,說這個是生死輪迴的枷鎖之一,是需要破除、斷除的,一般人也會把它解析成錯誤的愛假愛,亦即佛教十二緣起裡所指的愛,是屬於錯誤的愛假愛,不錯!但是這個每一個人所渴求、來自慈悲、善心善意的愛,為什麼後來會形成一種「錯愛假愛」呢?主要是裡面欠缺智慧,且含有很强的主宰欲,有很明顯的不良動機,有欺騙眾生及不正確的企圖心,過程中很明顯的只是外面包著糖衣,讓我們看不到真相而已。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50

當肉體的心越寧靜,就可以覺知得越深層,只要不斷地向内反觀去除「自我」,不在矛盾衝突的世界裡,靈性本體就會與肉體慢慢的統合,更深入引導肉體把生命的這些根本問題解決,然後讓您的肉體生命跟外界環境再慢慢的整合,否則只有肉體生命自己整合,但是跟整個外界没有整合,就會還是在很苦的世界裡面,這個您所認為的五濁惡世,就會繼續讓您沉淪於無邊的苦海中,認為是罪業深重才來到這世間,這樣您就没有找到真正的淨土,還是没有辦法安心自在,内心也會繃得很緊,靈性則苦無出期之時。

《道法全真經》裡:「..安然自處,泰然自若,承上交付之重任,承下渡眾修己性,莫不為,即所為,微微光聚靈品昇,千交待,莫生傲,萬叮囑,莫起驕,契入行門,如水無痕,心謙量廣,虛有空無,慎慎行之,以此奉行,以此為矩」。這是靈性最後會到達的境界,與道法融合而安然自在。


中庸》裡跟我們說,要了解宇宙的真道實相、了解天地的特徵特性、了解天地的運行法則,要了解我們本來的本心本性是什麼,所講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就是回歸我們本來清淨的本心本性,用清淨的本心覺性來運作,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如果還存有那些貪心、瞋心、痴心、勾心鬥角的心、傲慢之心、看什麼都不順眼的心、想要強出頭的心,那都不是本來清淨的本心。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49

除了靜坐,上古全真的靜功還包括靈文書寫、讀經、講靈語等,都是讓自己的肉體配合靈體來操作的過程,在上古全真的修持法中,每一樣都不能少,都是必須的,因為各人靈性層次不同,順序自然也不同,總之,肉體一定要配合靈性來修持,不能自我意識太強來主導,否則受苦的時間又會拉長,靈性解脫也跟著拖延延遲了。

動功方面則包括靈動、打拳、作務等,此時不要把覺察放在呼吸上面,要去覺察身體當下明顯的動作,不管是行、住、坐、卧,上廁所、上下樓梯、睡覺、洗澡,都要清醒明覺,這些全部都是修行的對象;全部都是觀察的對象;全部都是在修行,不是在禪堂才算修行;不是打坐的坐姿不動才算修行,這是把四念住的修行——身、受、心、法全面展開來應用;隨時要保持清醒明覺,扎扎實實的去做、一步一脚印的去做,先把身、受的覺知開發,再進一步開發心念住方面,好好的内觀,透過心念的覺知練習,漸漸沒有貪瞋癡的生起,就是擺脫舊有習氣的開始,當持續體驗到靈性覺知的當下那一刻,才是真正安詳的一刻,才能真正了解真道的無為法,才能讓肉體究竟自在與安心。


靈動與打拳的招式與動作強弱,各人因靈性不同而不相同,但是都必須把動作打的確實,作的完整,才能縮短訓體的時期,這樣配合主要是靈體對肉體的訓練,透過靈體的運作來調和肉身,包括氣血脈絡、阻塞鬱結、呼吸順調等,可透過動功的訓練來達到肉體的舒展與暢通,胸口則不再悶閉氣結、肢體痠痛改善、氣息調和無塞,這樣才能協助肉體清理濁氣、去病強身、打通氣脈,持續朝靈體共修的方向前進,併進成長,日有所獲。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48

靜坐時在坐姿方面只要調整到不要彎腰駝背,坐起來輕鬆、放鬆即可,不會要求自己在姿勢上面對抗,跟酸痛對抗,如果靈性覺得需要調整時,就會自由的調整,甚至靈體會引領肉體起身來運作動功,都沒有關係,只是整個過程中,都要保持清醒明覺,如果感到胸悶,就是您在用力,自我在干擾自己。

要知道,您只是來看戲的,是個客觀的旁觀者,不要介入,不要去當導演。這個也很重要喔!您要看的是最自自然然的呼吸,越放鬆,靈性就越容易看到法的真實呈現。呼吸本來就存在,只是眾生繃得太緊,而没有覺察到,上古全真以順著自然的呼吸方式,或是藉由覺知當下的念頭,來進行靜坐,只要放鬆就可以如實的去體會,在一吸一呼的過程中,告訴您無常的法印,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讓您的心「真正的靜下來」。


千萬不要空守呼吸,也不要枯坐,記得!越放鬆,越好,體會呼吸的生、滅、變、異,每一吸、每一呼,都要如實知,如實見,才能見法;不要去唸一些根本不懂的咒語,要您能够去體悟、能够去理解,然後又能够實際體證的,才是靜坐最好的方法。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47

上古全真主要教導大家來修習靈性生命的成長與提升,在命功上,要求學子要注重修心養

性,從六根、六識修起,棄除我們心中的五毒、六慾,以懇切的真心,運用難得的人

身,強化人道修為,用清淨的本心,真心接納靈性存在的事實,明瞭靈體所給的訊息,依

順靈性然後互相配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樣配合之下,大道

自然而所化生,叫做「天人合一」、「靈體合一」。在性功上,主要修行為靜坐、靈動,

依靈性引導來調整肉體的氣脈,達到古人所說的練精養氣、練氣養神、練神還虛,但這並非

一日可得,而是需要肉體的耐心一步一腳印,紮好根基,用心來修持的。

上古全真是透過靜坐來讓靈體去調養肉體讓靈體去運作體內的氣脈,讓肉體可以氣順、柔和、定靜、集中注意力,與一般的打座方式有所不同;通常坊間「有為法的靜坐」,不論是佛道異道,都有個步驟與練習功法,像是找呼吸,修習出入息法,或是守住眉心、膻中去找明處或光芒,還是以意念導引體內氣脈運轉...等等,功法相當多,其實都是在透過反覆的練習中,藉由表面淺淺的念住,來到深度的覺知與釋放,看見自己的心是隨著無明、我見、癡求而流轉?還是可以止息掉這些起心動念,當下去調控、去捨斷、去超越?偏偏眾生不知,把方便的功法淪為執著而抓取不放,實為可惜;上古全真的靜坐方式屬於「無為法的靜坐」,強調自然調息,沒有所緣,也不強取境相,可以達成肉體與靈性的雙重修持。

上古全真的靜坐是把到處攀緣的心收攝回來,一開始要先收,後面的放,才會有力道,收攝六根,讓靈性的覺知力慢慢的顯現出來,而這個收攝功夫,如果是放在呼吸上,覺察力能够不斷的提升,變得很敏銳,就會產生定力,這就是開啟靈性智慧的力量,有了定力,才能够深入的去體悟與見法,所以不要輕視前面的基本功,這是定的基礎。不管您的注意力是放在鼻尖,或是放在丹田,或是胸口,可以自由調整,重要的是不要用力,要放鬆。過度用力,就看不到法,只要保持客觀的覺察來順著自自然然的呼吸便可,越放鬆,越能看到自然呼吸的進出起伏,要記得這個很重要的心法——「放鬆,不要用力」。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真一笑談!信不信由您 46

靜坐更深層、更重要的意義,就是使肉體與靈體的磁場一致,可以接收到靈體給予的訊息,達到修持靈性生命的目的,古代人講禪修、習靜坐,只知道方法簡單,可以達到養身健康與心理治療的效果,現代人講坐禪,把靜坐搞得非常複雜,注重打坐要盤腿、時間要長久、還要什麼入定、看見什麼禪相、看見什麼光,選擇好相一味地追追追,種種行頭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卻都不知道禪修靜坐可以修靈。

其實,靜坐之所以可以提升智慧與活力,可以促進健康與免疫力,在於靈性的調整,當肉體靜下來時,靈體便會帶動體內的氣脈,使之通暢,調整與調理,誠如《道法全真經》所言:「靈體合一要靜定,有動有靜兩相依,靜而自若不空妄,安定心性靈祥和,靜法猶如脈之絡,玄細而續不休止,脈動絡行心息定,靜中修得智慧現」。因此今天談靜坐,也不必將它看得神秘高深,它只是簡單的靜坐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過得更平靜、更靜心、更心安理得、更無奢求、更健康快樂,如此而已,主要還是要讓靈體與肉體統合,歸靜、修真、修靜、修性、最後歸於「全然本真」。

何謂「性命雙修」性命雙修最大的目的,就是藉由靜坐來使肉體安頓下來,淨化心靈,讓

肉體的心能夠安住於室,去除妄想,去除五毒,斬斷習氣;修道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

心,所以要藉由讀經、靜坐來使狂心止歇,心安定了之後,肉體自然清明,然後再與靈性修

行心法結合,最後互相統合;透過靜坐、靈動的動靜功法來調整體內污濁之氣,使之轉為純

淨的正氣,如此方式必能使各位修道之人精神飽滿,疾病遠離。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直視靈性!無心自寂 38

  我們一直都只是個孩童 ?! 當您深入了解靈性是如何運作的時候,肉體願意配合重新與他融合,漸漸學習共同和諧一致的運作,那麼,您的生命就會轉變,成為一位 「 人類成人 」 。 這一切,要自己親身實作,實修應證,用聽的沒有用,用想的也無益,用看的就只能在門外,要走進來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