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全真諮詢網

隨手閒談 63

 全真教經典略說四 〜〜《全真藥源袪症經》

(省略原文,歡迎請領免費結緣經典)

〈失衡對治篇〉------

                 世間的飲食男女,總是在財利名色、權勢地位中一味地追求,

                 似乎得要拚出個高低,比出個高下,與人較量只為爭一口氣,

                 痴迷地索求,盲目地妄求,在這當中有成就了英雄,但也有

                 很多的失敗者,只是大家都寧可只見到別人成功的一面,選

                 擇忽略失敗者的存在事實,更加地不肯罷休;人生無常,生

                 死只在一瞬之間,不肯認清反而追逐抓取,都是無明所造作,

                 現世就可現出業因業果來。

                 生死死生,父母的教育千篇一律都以追求、佔有為目的,使        

                 得年少輕狂者,精氣神喪失而身殘;乖順平凡者於追求富貴、

                 子孫滿堂中更加造下了愛執有之因,無法解脫之苦果;此世

                 在未結束之前,因精氣神的喪失而有了病苦,此世結束時,

                 再入六道未必可再得人身,這都是汲汲苦求、不守自心,所

                 應當付出的代價。

                 此經教導學子習得尋找藥方,以對治病源,凡與臟腑相關之

                 病症,須尋求醫治,與身體臟器無關、醫療儀器也無法檢測

                 出的病症,多半與氣脈濁氣、蠱毒之害、靈光病有關,需明

                 辨而釐清病源歸屬,勿自用坊間偏方,或是外求民間術士,

                 否則只會雪上加霜而已。

                 初生至年少時期,外慾追索下已耗損掉不少的精氣,神識昏

                 濁,年少至壯年,接受知識的洗禮,可自主選擇自己的所要,

                 能夠遇到明師指點,則可靜守而氣脈順暢,修心性而怡然自

                 得,也就沒有病痛了。

                 此經是醫道,可以救世治本治人心,負向的人心可招來病魔,

                 正向的人心可使病症遠離而去,人的心念,如同猿馬般不易

                 控制,因此必須要在心性上修持,使心念不易浮動,喜怒哀

                 樂不形於色,不易被境界所轉,氣脈順暢病痛則不生。

                 越是簡單規律的生活,越能心念靜定,食衣住行須適可,休

                 閒育樂不過渡,隨順因緣不強求,不去執取著相的空相靜定,

                 才能體悟道的深義,與修學中真正獲得法的助益,體悟用醫

                 療技術治病以外的方法,來自醫自治,此是真修道、真醫道,

                 也是解脫道。

                 學子當知,要承認自己苦於外求導致精氣耗損的錯誤,了悟

                 世間苦苦相逼的交迫,改邪歸正,不再讓假身皮囊,敗絮其

                 中,要調身養氣,養精修性,藉由幸得人身的此世,以及巧

                 遇此真道經的極善因緣,尋病治本,了知辨明有形無形之病

                 癥,切入藥方而對治,學子們未必信其有,也只有親自驗證,

                 才能了知,開傳道人助傳而明示此經,勿疑有他,唯有深信

                 地修心修性,使靈能提升而可自救得到應驗才能全然明白,

                 多說多問皆無益,醫方可習也可尋,自證自得由靈去應證才

                 是。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隨手閒談 62

 全真教經典略說四 〜〜《全真藥源袪症經》3

(省略原文,歡迎請領免費結緣經典)

〈初生蘊育篇〉------

                  十二因緣當中,無明是生死根本,位居首位造作而現行,生

                  得人身後,又在愛取有、生老死當中執著抓取,生生世世都

                  不肯止歇輪轉於生死洪流當中。父母對懷胎十月蘊育而生的

                  骨肉,總是呵護備至樣樣周到,擔心有所失差,朝暮撫養,

                  偏重於肉身的長養、體魄的強健,造成精氣神的失養,外強

                  中虛,春茂枝芽,朝陽旭日般的原靈之氣日漸耗弱,藥補食

                  補坊間藥方不或缺地任其食用,越補漏洞百出,久治不癒成

                  病癥,終日藥不離身,陽氣漸失,父母痛心不捨,未查其因,

                  失以調劑對治,肉身漸漸孱弱,等到長大成人,卻因世俗慾

                  望的追求而擾亂了心志,又因父母的教養偏頗,使得童貞之

                  氣漸漸離失,終日於名利財色中追逐而求,世間的俗事也蠱

                  惑著

                  人心,使人因七情六慾而濁了心神、阻礙血脈,陰陽不合流,

                  血氣失調,脈絡混亂,元氣靈神被無形濁氣阻滯,氣鬱結節,

                  未能對治化解,病源滋生後要對治更是難上加難了,滯鬱氣

                  結的病氣,會干擾人的思緒與情緒,血氣失調,思緒紛亂, 

                  要調伏就更難了。

               氣血與命脈是相連的,必須互而歸順,調和存守,血脈相連,

                  氣血則充足,脈絡受阻,精氣神失,要固養而存,調伏血脈

                  達到氣順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制動守靜而歸靜,如果可以知

                  道此理,百病就可減少許多。

                  孩童的蘊育過程,父母含莘茹苦,憂心勞苦,如此之恩浩大

                  如天,但孩子也只能百般依順,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反哺

                  之心本不可無,該當回報以謝父母生之、養之、教之的大恩,

                  可惜,外相的養育有成,卻失卻了精氣脈絡裡相的調和,倘

                 若能再加以教育精氣神的涵養,以及靈性提升的要法,此浩

                 瀚之恩猶勝於養育之恩。

                 應當要知道,心神內守的精氣涵養,比外相體魄的強健更加

                 重要,血氣的剛強頑劣必須要柔調,經絡氣脈紊亂應順調,

                 使他們得以歸順漸調,細微而暢然地通達全身,不再受到阻

                 礙。

                 若有父母,可以在孩童初生之時,即知道精氣涵養、靈性修

                 持的重要,開始引導教育,降低外緣的干擾,減少世俗的煩

                 務,使他生活清靜,教他知足而不貪取,柔和而不嗔怒,明

                 辨而不迷痴,教導他時時刻刻念念守靜於方寸之心,不向外

                 逐求世俗雜務,習以為之,此人必是自然而不造作,心純行

                 正,意念不偏,剛正不阿,清明有智慧,遇事則不亂,血氣

                 脈絡暢行無阻,怎會還有病灶產生。

               精氣神是原靈本性先天已具備的陽剛清氣,不可或缺,必須

                 時時涵養而保有,失去精氣則外形顯現出殘弱,元氣耗損則

                 外形顯現出氣虛衰弱,原神靈氣喪失則失去自性本性,自性

                 本性一旦失卻,無法再得人身,苦苦栽矣;因此,精氣神缺

                 一不可,若能以此生得人身的機會,把握修道因緣,讓精氣

                 神可以達到「三全」,與肉體合一,藉假身回歸太虛本源,邁

                 向解脫之正道,當可袪除諸多醫藥科技無法解決的病症,免

                 除人生中不必要的種種諸苦,有能力後再協助他人邁向光明

                 正道,自渡渡人,此生則不虛此行了。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隨手閒談 61

 全真教經典略說四 〜〜《全真藥源袪症經》2

(省略原文,歡迎請領免費結緣經典)

〈總綱讚頌篇〉-------

  六道輪迴與受生在生死洪流中運轉不停,因果業報是該受、該待而無法逃開  的,人的識性在  

  著假身後,六根依而生成,再得人身的每個人都是要完成要務的,父母的心頭骨肉,總是朝暮

  受到疼愛與呵護,也帶來父母的憂心煩惱,深怕懷中的胎兒體弱多病,因而採用了食補、藥

  補,各種藥方都不吝採用,卻依然體質虛弱,事倍功半,透過江湖術士的醫方,卦象占卜來得

  知精氣神如此虛弱的原因,有如海底撈針、盲人摸象,最後還是無解,終其一生藥不離身,精

  神恍惚,父母日日眉頭深鎖,總是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命終註定再落入輪迴中;也有生

  來就精氣神充足,成長過程平順沒有病痛者,朝氣充盛肉體健康,年長壯年時期,汲汲追求名

  利財權勢,不知愛惜假身,日夜顛倒,吃喝嫖賭,過度淫欲不知節制,肉身因而毀敗精氣虛

  弱,元神日漸殘弱有如黃昏落日般;也有乖順平凡的,一生昏昏庸庸平淡度日,未遇明師

  教導如何涵養精氣神,苦為斗米來折腰,以為求富貴財富和子孫滿堂就是人生之樂,一生中庸

  庸碌碌精氣神喪失,壽終後未必再有得人身的好機緣,悲慘的是原靈本性可能因此傷殘氣虛,

  得不償失。

                  今日降下此經尋求藥源來救世,解除眾生病苦的癥候,要醫

                  治病症須尋找病根的源頭才可治本,不須妄加費心費時胡亂

                  猜疑或是道聽塗說,假使能夠依此修持自性神性,氣脈自可

                  通暢怡然自得,此才是全真的醫道,對治世俗、對治本源、

                  對治人心,有病本該求治,一旦病入膏肓神醫也難以救治,

                  疾病的源頭、種類眾多,對症下藥才是上上策,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人身難得今已得,千萬別把此身與今

                  生消磨殆盡、耗損過度而不知珍惜。

 

                  受生後精血交融經脈漸生而成奇經八脈,繼之五臟六腑俱

                  全,此時的精氣神充沛,有如「初生之犢畏之虎」一般,精

                  氣神充沛,假身如同小周天,陰陽運行而生五行,經脈五行

                  自如運轉而不脫軌,如同《宇宙天地經》裡所闡述的大周天

                  道法,總是靜謐而自處,寬廣而包容;違逆天地自然法則,

                  天地會因大道受損而反撲,肉體假身若遭損害,經絡脈動運

                  轉將受擾亂而失了次序,臟器系統失靈,百病因而滋生,用

                  藥要對症不能失誤,才可治本斷除病因源頭,未下正藥,自

                  體與病魔互相反擊最後落得兩敗俱傷。

                  病源都有根本的病因,也不是一朝即患,都是日積月累而成

                  的,諸種疾病的病象生起,也和各種業因業果有關,如飲食

                  無有節制,作息日夜紛亂,追逐外務肉身疲憊,心力過度而

                  心神受損,憂悲苦惱喪失靈性陽氣,五欲染著求不得而苦,

                  七情遮蔽障礙身心,更加苦上加苦,情緒無法平和波動變

                  大,喜怒哀樂形於色身,靈性能量漸而喪失,要補強是難上

                  加難,外體也只能漸而虛弱了。

                  今日醫藥科技發展快速,名醫與醫治技術、藥方多得無法計

                  算,但卻有種病叫靈光病,即使用儀器檢驗、血液化驗也查

                  不出病因,甚至數據結果皆為正常,沒有偏差的數值,尋遍

                  各方醫藥治術依舊無法解除此症候,比較有好因緣者,尋求

                  另類療法,巧遇明師一點明,才知是有天職在身,必須要有

                  修有作,才能依序漸漸改善症狀,修證而有所作為後,病痛

                  竟可不藥而癒。

                  無奈的是天底下的眾生,只知貪圖享樂,執著外身,不信內

                  身不生不滅的原靈本性,才是主人,反而誤認為假身的自我

                  意識才是主,把勸導修道修性之語,當作馬耳東風,拒絕相

                  信三世因果論說,不認自性而高抬自我,生死洪流的輪轉在

                  此世終了後,必定再墮入輪迴中,永無出期。

                  降下此經主要是要明示警訓眾生,莫再癡迷假身,有病當需

                  醫治,無病時該當修行,使身心輕安自在,執行本分該行之

                  事,不要老是以時機未到作為推託之詞,治病要根除病源,

                  用藥正確病根斬除,對治得當精血脈絡順暢,精氣神三寶如

                  如然具足於靈神當中,用此總綱讚頌來讚嘆《全真藥源袪症

                  經》,天地人所有具有神靈之性者,皆能自修自證自應驗。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隨手閒談 60

 全真教經典略說四 〜〜《全真藥源袪症經》1

此部經典是由全開道人傳述,開傳道人助述,真一筆述而出。(省略原文,歡迎請領免費結緣經典)

此經共分為七個篇章:〈總綱讚頌篇〉、〈初生蘊育篇〉、〈失衡對治篇〉、〈經氣脈絡篇〉、〈病因眾源篇〉、〈無形病因篇〉、〈蠱毒釋解篇〉,主要是將人身哇哇落地後,父母的用心養育與教養,呵護備至的過程,來到長大成人後,眾生如何地不愛惜身體,老是向外汲汲於所求,煩惱覆心,妄失了來世的主要目的,讓自身的肉體陷於失衡與氣脈混亂的狀態之中,因而產生種種的病症,除了醫學可對治的有形疾病之外,尚有無形的種種病因,也都一併清楚地於經文中呈現,讓眾生了解與覺知,並教導眾生如何區別有形和無形所造成的疾病,該如何解套的方法,要眾生以修道為前提,循序漸進地調養失衡已久的色身,尋找出病根的源頭來治本,不需胡亂猜疑與病急亂求醫,修持自性自能有所解套。

 

經名釋義-------透過全真道法的修持,使色身有所轉化,四大調和,陰陽動靜運行無阻,脈象 

                         經絡暢開,達到百病袪除或自我療癒。

 

開經偈-------

          全開華方語道破

          真傳陀語說處方

          藥道醫治眾垢病

          源人尊之併重用

          袪傳助病解徵候

          症導成去病痛除

          經出之所救萬世

全開道人一語道破中原藥方,此處方乃是來自於華陀尊者之口語真傳,以藥道來醫治眾生的垢病,上古源頭之真人都依此而尊敬運用,來袪除病症的癥候,導出症狀去除病苦,此經所出為救萬世眾生之所用。

開經啟請-------

            全真理天眾尊佛   眾尊菩薩眾道尊

            禮敬禮請至誠請   遙敬諸天眾尊佛

            真心不二虔誠請   所賜藥道祛萬癥

            靈能顯出氣脈舒   助道有成身受益

 

無極理天的全真教眾尊佛,以及眾尊菩薩眾道尊,至誠禮請並遙敬,真心不假虔誠祈請,所賜的藥道,使得靈能顯出氣脈舒暢,不僅袪除萬種病癥使身體受益,更能助道修持而能有所成。

本部經文的啟經咒,以古字靈文的發音方式,仍以接近音聲的中文字來呈現,但仍採五種不翻之其一,保留此經的深義,透過深澈的道法,由自解、自修、自行、自證中深刻體會道之高深,難測難量,世俗之人道心微微、脆弱,透過此經的修持方法,可以因而建立信心,去除疑惑,與法相應,不再退轉。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隨手閒談 59

 

全真教經典略說三 〜〜《全真靜定經》4    

(省略原文,歡迎請領免費結緣經典)

中卷下----

清淨無染的心,必須要屏除五欲染著,捨去根塵觸受之俗事,止滅貪 嗔癡三毒,不再使他們造作而生業,染著而貪取,清澈透淨地如湖水般幽靜,即使風吹而起漣漪,也可馬上風平浪靜,撫平而靜,清淨之心如同湖水,船過水無痕一如往昔,如心湖一般。

「定靜的真心」,需心靜身也要安定,才能了知六根對六境而起意識的分別,沉靜坦然的面對,在初發心中見道,用真心去辦道,最後決心求於道的過程中,不去因為意識的分別對立、垢染,也不因為意識的分別而使習氣種子再植入八識田中,如此真性如如之心,是最初也是最終的 心。

「純然的誠心」,需在清淨無染與定靜真心都具足之後,才會無為地自然展現,求道貴乎於心誠意敬,不為己之私利,不為己之名利,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充分呈現卓然誠至之心才可見到純然之心。

身心收攝,可使靈體空靈而靜定,展現出法眼、慧眼,見到自性之佛性,由靈來引導,自外在身心的收攝,不去逐流外受的種種境界,反觀己心, 身心輕安,自然事事無有矛盾。

「定靜的真心」,是上古全真教修靜功的最終展現,看起來容易,但也得費上好些功夫,有所捨才能有所得,凡夫的七情六慾,六親眷屬,雜務俗事總是接踵而來,壓得讓人喘不過氣,《全真靜定經》的主要真功夫,在於要學子無時無刻以定靜心來對事歷境,萬事自可迎刃而解,訣竅就修靜、修定、靜心而已。

 

下卷------

        一心持用此靜定之法,達無為無相無求之修持境界,靈性與肉體合一,

        共體共修,共相互通,連結無礙,能量升等後才可成就於理事無礙,事

        事亨通。

向內順息靜心,修習自己的定功,拋捨外欲,以求歸真,由清淨外身的身口意之行為,進而掃除內身貪嗔癡之三毒,心定後心念則定,心念定後可靜定,靜定之後再生慧,了知諸法之善與不善,拋卻己身執著,與靈性相應共偕求道,有朝一日必可了去諸業,承擔聖業,圓滿業因業緣,業因業果,肉體輕安,不受拘縛,自性最後回歸無理天。

 

結經偈----若能了知全真靜定之法,再一心專意於實修實證上,讓肉體與自性共同相應,等待業因圓滿,共同歸賦本來。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隨手閒談 58

 全真教經典略說三 〜〜《全真靜定經》3    

(省略原文,歡迎請領免費結緣經典)

中卷上----

        靜定的功夫是日久漸深的,一步一腳印,沒有急速而成的方法,唯有

        定下心來安守於靜中,定時定課放鬆身心,順著一出一入的呼吸,清楚

        而了知當下的念頭與慾望,順暢地淨除種種念頭,不去執著貪取,不起

        懊惱之心,讓彼起彼落的生滅,自然而平常,不因靜中生相產生了貪愛

        與抓取,不因念頭追逐境相而失去感知,靜定功夫是在「境的追逐」、「相

        的貪取」、「欲的拋捨」中去訓練去奠定,而不是勉強盤坐,在雙腿上練

        功,比較時間的長久上去作呆坐的行為,主要是由心真正的靜定,由靈

        性作主,導引假身不去執著各種境界,拋捨相的執取,達空相的中道,

        無一法可得的實相真實義。

        由靜生定,由定再發慧,遇境則可明白理性地轉識成智,無事不辦,不

        用求快速而成,也不求神通之法,更不用去求神佛來加持庇護,也不去

        求由靜定中而有所可得,一旦去執著有個什麼東西可以落為己有,在色

        受想行識中汲汲盼求,求不得則苦,求到了又霸佔不放,抓取心更強,

        心緒的維持又由細轉粗,由原本的靜心回復成亂象叢生的心,互相交

        雜,苦上加苦。

        順著氣息不著力、不緊守,心緒靜而能安,一呼一吸成了綿密而細微的

        玄絲,日久漸成,見到離妄離惱的真性,歸於自性靈山的深寂之處。

        五臟的運行順暢,有如小宇宙一般,五行的運行而生,如道法的小周天,

        和山河大地的大宇宙一樣,總是默默運轉,自然而不矯情造作,好的壞

        的都一概承受,不起對立分別之心,眾生應當以此為榜樣,好自為之修

        而無為,才不會辜負今生再得人身,當依此身繼而修持,不要讓轉生而

        來的靈格與自性的道位有所減損,一定要專心向道,才得以回歸原位。

        自性本嗜清靜,只因妄想、執取,加上世俗外務的干擾、五欲六塵的誘

        惑,使得肉體沉浸在財色名食睡當中,而不自醒覺知,忘失了自性的本

        來,唯有一心靜守,定心後得慧,所有的凡塵俗事才可映照於自性明鏡

        中,清清楚楚而不再迷失妄失,才能回復到自性本好清靜的空性寂靜。

        「靜定之功」,是全真教最上等的修持法,根本沒有什麼可求,什麼可

        得,最終只會見到「清靜無染的心」、「定靜的真心」與「純然的誠心」,

        如此之三心都同屬於自性的本心。(中卷待續)



http://www.tsaitruee.com/上古全真諮詢網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正信正道上古全真粉絲專頁


 

直視靈性!無心自寂 38

  我們一直都只是個孩童 ?! 當您深入了解靈性是如何運作的時候,肉體願意配合重新與他融合,漸漸學習共同和諧一致的運作,那麼,您的生命就會轉變,成為一位 「 人類成人 」 。 這一切,要自己親身實作,實修應證,用聽的沒有用,用想的也無益,用看的就只能在門外,要走進來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