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全真諮詢網

智性之道 19


透過高度的專注與覺察,把自我給消解掉,我們的智性潛能才能發揮到極致,接著勇敢地思索與洞察,才能毀滅幻相。

我們要專注的是注意路途中的障礙,包括心魔障己道、考驗隨時來、境界的排解、情緒的沉穩、習氣的善調、作息的調整……等,關切的是自身問題,不是到處找答案。

當我們的肉體可以把個人情感降到最低,以嚴謹、客觀的態度來面對靈性,就會釋放出一種兇猛的、冷靜的、思維的理智出來,這是自以為會思考的一般人無法察覺的,此時您了解了自己的問題,也看見另一個原本就存在的我,認同了他,就能摧毀自我意識的局限和對立。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18


絕大多數的人,都只想夢見自己醒來,並不想真正從夢中醒過來!

因此,看見真相的人很少很少,包括偉大的智者與熱切的求道者,到頭來都是白忙一場、虛晃一生。

假使我們來學習不讓慾望繼續驅動肉體,這條智性之路或許就不會以失敗收場,因為絕大多數的時候大家只想讓夢境更加舒適、更加快活,並不是真的想離開舒適夢境,尋求真相。

當一個人了解自我意識的險惡與害怕無我的恐懼面貌,就有可能踏出覺醒之旅的步伐,向靈性臣服,這個不須依賴任何信仰或是信念,乃至某種儀式,只需要靜下來開始洞察、覺觀。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17


「滅卻心頭火,清涼通解脫」〜

心要能夠沉澱下來,不浮躁了,才能看清各種事物,不再隨便聞雞起舞,自在自如而清涼。
心頭火熄了,靜心地迴光返照,什麼都遮不住,完全如實地呈現,內心無喘平和,自然可以入道。

想要把宇宙人生看得清楚真實,了解真理實相,只有靜下心來才能觀察入微,具足通達智慧,找到生命本來,才能真正地發光發熱。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16


「起心動念,彈指瞬目」〜

貪瞋癡慢疑是習氣使然,是一種業力,也是一種果報!

如果起個惡念、邪念,煩惱就來了,也就有得忙了,嘴巴上說的好,前念很灑脫,後念一迷就把自己綁起來了,皆是受到個人累世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互相牽連所造成,所以「法」說來說去,全是歸入「清淨」,才能達到真如境界,只有唯一,沒有第二個。

信心不夠、堅心不足會使修道產生動搖,退失道心,妄想神通、妄求感應會失去正意正念,我們的念頭影響身心和覺受,所以不要隨便起顛倒妄想的心,容易走入偏差。

少講大話,一步一腳印去修,才能安心實在,心安才會道隆;心若不安,則無法念念清楚,靈性就無法生起妙用,所以,想要念念分明合戒與定,念念本空通達般若智慧,與道相當,重點在於時常反省己過,別人有錯是別人的錯,不要執取好的,也不要住於壞中,自己千萬不要退轉,才不會把自己逼到死角。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15


「因緣所生法,當下即是空」

真道實相是眾緣和合,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固定、常存、獨存的法,眾生因無法體會,而執取實相。

「自性念念本空」,不是我們去空他,而是其本體本然是空,無生無滅,有不可思議的妙用;有生有滅只是表相,眾生去區別了他而成為假相而已。

「念頭生滅不息」,一有生滅,要想清靜就難了,尤其光靠肉體練心,想要求得無憂無惱效果非常有限,所以要讓自性靈性來轉化消融掉煩惱習氣,明白什麼也不少、什麼也不缺,內心自然清淨,沒有煩惱了一切也就具足了。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14


「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

修行正道以後,仍然是從前的那個人,但是因為真心行持而了悟了真道的本義,行為和舉止和以前已經完全不同。

行履的功用就是功德,修行之人雖不能執著於功德,但不得不重視功德的重要;以前布施、行善的功德都在,修持正法之後所做的功德更加顯著,能夠自利自度,才能利他,有了火候才有能力再來廣度有情,才有真正的功德力

對於功德的培植,不要去著相:我做了些什麼?要掃除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不要光說不作或起分別,要讓自己體悟來開智慧。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智性之道 13


真知正見去執著〜〜方能事事無礙

無一物可知是真知,無一物可見是正見」,真知正見方能去執著意思是說不執著於一物可知是名「真知」,不執著於一物可見是名「正見」。

正道的知見,一定可以帶領您了解如何「知心、理性與見物」,知道心要怎麼定,詳見《全真靜定經》;知道物要怎麼觀,詳見《宇宙天地經》;知道性要如何理,詳見《道法全真經》;知道身要怎麼調,詳見《全真藥源祛症經》。 

身外之物本是屬於事法界,身內之心則是屬於理法界 當您遇境都能事無礙之後,自然漸漸能夠理無礙,一旦事理皆無礙,那麼事事就無礙了。 事事理理都無礙即是一真法界,即無執著於任何一物,但見本源清淨。


http://www.tsaitruee.com/

http://www.facebook.com/tsaitruee

直視靈性!無心自寂 39

  您想「轉大人」嗎? 大家都擁有各式各樣的知識,也有謹慎思考的能力,總是有辦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應付生命裡的許多複雜事物,但是有時不免感覺到自己似乎在荒唐度日,甚至是苟且偷生,也許是每個人對待人生的態度不同,因此有的認為一天過一天及時行樂沒什麼不好,有的認為人生海海何必太...